六大券商首席经济学家重磅发声:科技创新是未来经济政策重点发力方向

频道:最新资讯 日期: 浏览:58

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和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将分别于2024年3月5日和3月4日在北京开幕。

在2024年全国两会即将开幕之际,券商首席经济学家关注哪些热门话题?对于今年的货币政策和经济社会发展有何期待?资本市场将有哪些投资机会?为此,中国基金报记者采访了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广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郭磊、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陈雳、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赵伟、首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韦志超,共同进行前瞻性探讨。

关注财政、货币政策

及新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

中国基金报:你对今年的两会有哪些期待?会重点关注哪些内容?

明明: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的要求下,今年赤字率或依旧保持在3.0%左右,并增发同去年类似规模的长期特别国债。这一组合,一方面可以使赤字率保持在合理水平,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发行特别国债来提供稳定经济增长的灵活性。

此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及“要谋划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预计财税体制改革也将成为今年两会的重要议题。

货币及信贷方面,宽货币政策工具仍有发力空间。2023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对信贷既提出了“高质量投放”的要求,也强调了“盘活低效存量金融资源”。我们认为,两会还将延续这一调整思路,央行继续维持稳健偏宽松的货币政策取向,中期视角下宽货币工具仍有发力空间。

外资外贸方面,培育外贸新动能、深化对外开放合作、巩固外资外贸基本盘或将成为今年的重点工作。基于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于2024年外资外贸工作的表述,再结合广东、浙江等外贸强省的省政府政府工作报告,预计两会将围绕培育外贸新动能和深化对外开放合作细化2024年外资外贸的工作安排。

章俊:重点关注几个方面:首先,GDP增长目标设定,经济增长目标指导全年的政策制定;其次,财政方面,赤字率和地方政府债的设定以及基建投资的方向;再次,货币政策方面,整体货币政策基调是否平稳,对于金融行业的定位有什么变化;最后,对于新产业的支持方向,如大模型、数据方向、新能源、新产业等方向。当然,房地产的表述和定位是否再次出现变化、民营经济法案是否推出也是关注的重点。

郭磊:我比较关注政府工作报告对于积极财政政策的表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经济存在有效需求不足、社会预期偏弱的问题,提出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这对于今年的经济增长动能来说确实是比较关键的。无论是稳定总需求、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还是加快科技创新,都需要财政政策支持和引导。

陈雳:扩内需方面,我们期待稳投资、促消费相关内容;投资方面,我们重点关注中央加杠杆的力度;消费方面,我们重点关注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推行过程中央地政府将如何联动;房地产方面,重点关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联动,以及“三大工程”相关增量政策;化债方面,重点关注专项债投向领域和区域,以及国债等资金增量;资本市场方面,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提振投资者信心、稳定资本市场方面,期待有更大力度的政策出台。

赵伟:重点关注经济目标设定、财政发力程度,以及防风险、地方化债、产业发展、“三大工程”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等政策表述。

韦志超:目标设定方面,我们重点关注GDP增速、消费者物价指数、失业率、财政赤字率、地方政府专项债以及特别国债等内容;政策安排方面,我们重点关注房地产行业纾困、地方隐性债务化解、产业政策导向、区域政策协调、经济改革重点领域以及投资消费提振等方面。

5%的经济增速是市场的共识性数据

中国基金报:你对2024年的经济增长目标有哪些预期?预计全年经济增速如何?

明明:要实现中国经济的长期规划,“十四五”期间正常年份的经济增长速度应保持在相对合理的水平,结合各地两会公布的经济增速目标,“5%左右”作为今年经济增速目标的可能性较大。在宏观政策协同发力下,预计今年将有较大可能实现这一增速目标。

章俊:预计2024年的GDP增速会设定在5%左右。我国经济逐步恢复的基调没有变化,房地产行业连续两年的快速回落后下跌动能减弱,对经济的冲击减弱,经济有望平稳运行。因此,经济增速目标设定在5%左右是适宜的。

郭磊:预计全年经济增长目标会继续设定在5%左右。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今年面临一个更正常化的增长基数,今年的5%在可比口径下实际上要快于去年。

陈雳:5%的经济增速是市场对于稳增长、稳就业的共识性数据。2023年10月底中央财政宣布增发万亿国债、2024年年初降准降息,进一步凸显2024年稳增长的决心。在稳增长政策基调更积极的预期下,预计2024年GDP仍能实现5%左右的增长。

赵伟:2024年,财政政策由“蓄力”转向“发力”,经济“周期”的力量也有利于增长中枢的抬升。历史规律显示,实际利率与库存行为反向且弱领先。当前实际利率处于历史绝对高位且下行趋势已确定,实际库存水平处于历史低位,修复的趋势也已开启,加之政策加持,2024年经济实际表现较2023年或进一步改善,预计全年GDP增速达5%左右。

韦志超:我们中性预期2024年GDP增速设定可能在5%左右。一方面,根据过去两年各项主要宏观经济指标的表现以及近期的经济运行情况,我们判断5%左右的GDP同比增速,可能比较接近当前的经济潜在增速水平;另一方面,我们结合地方两会各省市设定的GDP增速目标来看,全国层面加总的GDP增速可能在5%左右。

同时需要指出的是,要达到5%的增速目标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特别是在内需仍有待提振的时候,政策要有足够的力度。

科技创新是经济政策重点发力方向

中国基金报:科技创新方面,你预计会在哪些方面重点推进?

明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强调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性,并将“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放在九项重点任务的首位。

预计两会将进一步明确科技创新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的引领作用,特别是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发展上,针对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创新可能会出台更为明确的支持政策。此外,作为近两年的热点领域,人工智能领域可能也会出台更多的支持政策以及更为细化的监管政策,以促进国内人工智能健康高效发展。

陈雳: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制度层面,预计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将加快形成,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将进一步走深走实;资本市场服务科创企业的质效也有望进一步提升。对传统产业来说,助力传统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是政策的重点推进方向;对数字经济、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新兴产业来说,加速新兴产业的孵化、布局、形成产业集群,并为之培养专业人才、提供资金保障,是可能的政策发力重点。

韦志超:通过梳理“新质生产力”提出的过程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有关部署,我们预计以下方面会重点推进:一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人工智能、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二是未来产业新赛道,包括开辟量子、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新赛道;三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应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加快落后产业和产能的升级换代。

总之,在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过程中,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科技创新均有很大的空间。

希望加大对消费的政策支持力度

中国基金报:在扩大消费和需求方面,你预计会有哪些政策方向?你有何建议?

明明:近期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指出,实行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将有力促进投资和消费,既利当前,更利长远。大规模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以及物流降成本预计将成为扩大消费和需求新的着力点。

具体来看,生产设备、服务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汽车、家电等传统消费品以及耐用消费品以旧换新,优化运输结构、发展与低空经济和无人驾驶等相适应的物流新模式、优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生产力布局将会是政策的发力方向。在这一过程中,要注重政策间的协同作用,更好地发挥政策组合拳的作用。

章俊:现阶段对于扩大消费和需求方面,分为两个部分:对于居民消费,继续推进传统的以旧换新、消费税收减免、电动车下乡等;对于房地产消费给予更多的支持,仍然需要依靠财政来启动项目建设,承托房地产下行后的经济缺口。

陈雳:中央财经委会议提出,实行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延续此政策基调,预计后续将围绕“央地政府联动,促进家电、新能源汽车等下乡、以旧换新”出台具体政策。

从需求端来看,对大宗消费、绿色消费、升级类消费等重点消费领域的补贴力度有望进一步加强;从供给端来看,对致力于构建新消费场景、助力消费提质扩容的企业,政策支持力度有望加大。

建议在扩内需、促消费过程中,把“促收入”放在主要位置。2023年7月底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通过增加居民收入扩大消费,通过终端供给带动需求。缺乏收入基础的消费刺激只能在短期内发挥一定作用,根本上还是要促进企业经营循环、效益提升,实现“就业-收入-消费”的良性循环。

郭磊:近期中央财经委会议提出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稳定耐用消费品消费应是政策重点方向。

此外,我认为服务类消费有想象空间。春节假期的服务类消费数据实际上是超预期的,主要因为2024年春节是疫后第一个正常化的春节,居民生活半径明显扩大,出行需求起来就会带动服务类消费,甚至商品消费。近年来,不少城市也在旅游、赛事、娱乐、餐饮等服务类消费领域积极“贴标签”,这是一个好的趋势。

韦志超:除了消费,投资也是扩大需求的抓手,政策强调发挥好政府投资的带动放大效应,重点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基础设施、节能减排降碳,培育发展新动能,支持社会资本参与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建设等。

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优化消费环境”,因此,我们建议可以适当增加政策的支持力度。

积极的财政政策或继续加力、提效

中国基金报:在宏观政策调节方面,你认为今年财政政策应该如何发力?

明明:今年年初,《人民日报》刊发了财政部党组书记、部长蓝佛安关于当前经济财政形势的问答。在“适度加力”方面,蓝佛安提及要加强财政资源统筹,适度扩大财政支出规模,促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在确保财政总的支出规模有所增加的目标下,预计今年的支出预算同比增速将不低于去年的水平。宏观政策方面,财政和货币政策协同发力可能会成为今年的政策取向,地方化债、“三大工程”建设以及提振消费等方面均有可能是财政的发力方向。

章俊:财政政策方面,预计政府工作报告赤字率可能在3.5%左右,地方政府专项债新增4万亿元左右,同时,2024年可能会有1万亿元的特别国债发行。

财政除了对地方债务的保底之外,更多会投入到“十四五”规划的重大项目、关于民生的水利和公共设施项目和涉及保障性住房、“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城中村改造的“三大工程”项目。在财政支出增加的同时,货币会配合降准降息,同时鼓励商业银行释放贷款。央行还可以通过PSL向政策性金融银行释放资金。

陈雳:整体来看,积极的财政政策应继续加力、提效,增加针对性和有效性。

“加力”方面,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以中央加杠杆为主,带动国内需求,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继续完善税费支持政策,完善战略性新兴行业、科创、民营企业等特定行业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

“提效”方面,聚焦新基建、城中村改造等重点领域,在保障民生的同时拉动内需、提振投资;持续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落实一揽子化债方案,优化中央和地方政府债务结构。

赵伟:地域间,经济大省与重点化债省市或需“各尽其责”,经济大省需更多承担稳增长职责,重点化债省市则更注重防风险,在深入化债的同时严防新增隐债。

央地之间,在部分地区化债下,中央或需在资金项目两端共同加码。相较地方,中央政府宏观杠杆率较低、加码空间较大;2023年10月下旬中央调增赤字预算增发万亿元国债、将赤字率提升至3.8%,2023年12月起PSL重启放量等,或均指向本轮中央加杠杆已然开启,后续财政发力结构或进一步调整。

韦志超:财政政策发力首先需要获得足够的收入,因此,可以适当增加赤字率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规模,为财政政策打开空间。

财政政策可以从三个方面发力:一是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支持重大项目建设,推动形成实物工作量,充分发挥财政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二是补充居民收入,包括优化调整税费政策,提高政策的精准性、针对性、有效性,加大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必要时可以考虑消费券等消费支持形式;三是化解地方隐性债务,消除经济增长风险。

今年仍存在降息可能

中国基金报:货币政策方面,年初以来央行已经降准,LPR大幅降息,未来货币政策调整空间如何判断?是否还有下调空间?

明明:LPR报价脱离MLF下调后,商业银行净息差被压缩至历史低位,在利率市场化机制改革的推进下,净息差压力下存款利率存在进一步下调的可能性。

在全球货币政策转松趋势下,二季度MLF利率存在下调的可能性。2023年四季度货币政策报告定调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同时将逆周期调节前置,宽货币表态更为积极;2024年主要海外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转向宽松的预期较强,我国宽货币外部阻力可能进一步缓解。综合来看,二季度MLF利率仍有下调的可能,届时1年期和5年期LPR也可能会伴随下调。

章俊:今年年初的LPR下降主要是长端的LPR,短端LPR并没有变化。这一次LPR下行后,我国债券收益率曲线明显走平。政策层希望资金向更长期的贷款集中。

同时,由于我国的通胀水平持续走低,2023年下半年CPI出现负增长,使得我国名义利率仍然偏高,因此,现阶段利率下调空间充足。

从经济增长来看,我国潜在增长率可能在5%左右。我们计算潜在增长率在5.5%左右时,合意的1年期LPR预计在3.1%左右,而现阶段1年期LPR在3.45%。

郭磊:央行调控利率的重要原则是实际利率与潜在增速大致匹配,参考央行实际利率的估算口径,今年仍有继续推动实际利率下行的必要性。

除去通胀中枢温和抬升的部分,其余部分则需要依靠央行降低LPR、引导名义贷款利率下降来匹配。此外,结构性工具有助于优化信贷结构,助力高质量发展,预计央行也会扩大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

陈雳:鉴于我国2023年12月、2024年1月的CPI、PPI均同比负增长,后续货币政策继续发力的可能性较大。年内仍有再度降准降息的可能,具体时点取决于房地产市场、金融市场表现,以及社融、物价等宏观指标走势。此外,PSL有望续发,政策性金融工具有望重启。

韦志超:当前我国实际利率仍然处于高位,而实际利率是消费和投资决策的关键变量,偏高的实际利率将压制消费和投资的修复。

从政策空间来看,相比美国、欧洲、日本等经济体在疫情期间的操作,我国常规货币政策仍有进一步打开的空间,此外,还有量化宽松等非常规货币政策作为政策储备工具以备使用。因此,无论是从需求还是供给来看,货币政策仍有空间。

相关文章

网友留言

我要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