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临停融券池有何深意?业界:或为券源到期做准备 降低未来对市场产生的冲击

频道:最新资讯 日期: 浏览:195

转融通业务变动再次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4月10日晚间开始有消息称,券商将暂停新增融券通券源,拟阶段性临停融券通券源每日新增投放。财联社记者多方了解到,4月11日早间,确有4家大型券商临停对融券券源的新增供应,但并非全行业现象,仅涉及华北、华东两地,不涉及华南地区,主要集中在券源较多的公司。

上述举措均是临停,到4月11日下午至晚间,多数券商已经重新开放融券池。

自1月28日转融券新政以来,转融券业务就迎来了包括暂停新增转融券规模,逐步了结;融券T+1,限制融券效率,以及禁止限售股转融通出借、限售股股东融券卖出等一系列密集组合拳。严监管之下,当前市场转融券规模已经较新政推出之初下降了约48%。

融券规模得到压降,用券效率降低的当前,券商启动临时暂停券源的原因为何?财联社记者向多方市场人士进行了求证。

业内:或为融券到期做准备

在1月29日转融通新政以来,市场存量的融券规模下降明显。数据显示,截至4月10日,全市场转融券余额为493.13亿,较1月29日的949.7亿元降幅达到48%,较3月18日转融券T+1正式落地之前,市场转融券下降了22%。

转融通券源主要来自券商和ETF基金,转融券业务推出的初衷在于弥补市场券源不足的安排,ETF基金转融通证券出借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厚基金收益。在转融通新政之后,基金公司和券商立即响应,作出了调整。先是易方达基金、华夏基金、南方基金等十余家公募接连表态,暂停新增转融通证券出借规模。在3月16日,券商也纷纷就融券T+1进行了系统测试以及修订转融券出借协议的通知。

此次券商再次启动融券临停的原因,对两融业务长期观察的无鱼信息创始人顾汉升告诉记者,在他分析看来,这一波暂停主要是为了降低未来对市场产生的冲击,确保市场的稳定。

在各项政策调整下,转融券规模在春节前后已经下降,但由于融券需求存在,部分有能力的券商采取了相应囤券措施,如今是在“存量逐步了结”的过程。顾汉升表示,此次券商暂停融券的初衷不排除为了3-6个月后券源到期做准备的可能。

“由于此前部分券源的时限,以182天最长期限来算,第一批券源大致会在今年的7、8两个月中到期,为避免到时的抛压,现在采取更加平稳的操作规则,在符合市场规律的情况下,降低未来对市场产生的冲击,确保市场的稳定。”顾汉升表示。

对于上述观点,部分券商也表示了认可。有业界人士谈到,在风险控制前提下,其他中小型券商或将参考头部券商的举措,对券池结构进行优化,对存量进行释放。

可以看到,今年以来,资本市场生态逐步优化,尤其是1月以来资本市场系列政策不断推出,伴随国常会强调着力稳市场稳信心、国资委全面推开上市央企市值管理、证监会强调建设以投资者为本的资本市场、融券业务限售股出借暂停、3.15四项政策集中发布凸显“两强两严”等政策组合拳出台,资本市场生态持续优化。

融券业务便是这波生态优化的重要范畴,监管也明确要求券商要加强对客户交易行为的管理,严禁向利用融券实施日内回转交易(变相T+0交易)的投资者提供融券。此外,监管也曾表态,将持续加大监管执法力度,依法打击利用融券交易实施不当套利等违法违规行为,确保融券业务平稳运行。

侧面压降了相关策略量化私募规模

融券业务风吹草动,市场则容易把目光转向量化私募。

“市场现在担忧随着融券规模持续下降,券源已经非常紧张了,不容易借到券,影响量化多空策略产品运作。”某市场人士表示。

不可否认的是,随着市场上转融券规模下降,以及融券T+1之后,融券效率下降,多空策略、DMA业务业务也会受到影响。上述人士指出,通过对融券工具的限制,DMA等业务利润持续下降,有机构可能会考虑主动停掉相关业务,这也侧面实现了压降存量业务规模的目标。

“如果还想继续T+0的形式做多空策略业务、DMA业务,未来可能会转向境外做,交易标的依然是A股。”某市场人士向财联社记者表示,通过在境外注册成立私募基金的形式,借道海外券商展业,已经在一些机构的规划中。

不过亦有分析人士指出,这一规划有理论上的可行性,但实操性并不强。

上述人士介绍,出海展业一般可分两种情况来看:一是假设是产品户在国内,做多策略在国内,在境外对冲,境外借券利率较高,成本也相对较高,更为重要的是,国内私募与境外券商借券属于违规行为,当前港股通穿透式管理之下,交易金额较大的很容易被发现,此外,跨境收益互换早有规定不得新增规模,所以这一条路行不通;二是直接在海外成立产品户,这就涉及海外募资,对于国内私募机构而言,难度同样较大。

该市场人士也提示投资者,境外也有多空策略产品,但因海外市场没有涨跌幅限制,风险更大。

多家量化私募也向财联社记者强调,在加强融券业务的监管,确保融券业务平稳运行的同时,市场也应该肯定融券在提升价格发现效率等方面的正向意义。

相关文章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